預估價格
TWD 260,000-400,000
HKD 61,000-94,000
USD 7,900-12,100
CNY 57,000-88,000
成交價格
簽名備註
釋文:野竹野竹絕可愛,枝葉扶疏有真態。生平素守遠荊榛,走壁懸厓穿石缺罅。虛心抱節山之阿,清風明月聊婆娑。寒梢千尺將如何,渭川淇澳風煙多。
款識:卜玆艸。
鈐印:卜玆(朱文)
展覽
「太龢之流—卜玆個展」,布查國際當代藝術空間,台北,展期2008年9月6日至2008年10月3日
圖錄
《太龢之流》,布查國際當代藝術空間,台北, 2008,頁 34-35
款識:卜玆艸。
鈐印:卜玆(朱文)
展覽
「太龢之流—卜玆個展」,布查國際當代藝術空間,台北,展期2008年9月6日至2008年10月3日
圖錄
《太龢之流》,布查國際當代藝術空間,台北, 2008,頁 34-35
附卜玆題簽原裝木盒
+ 概述
本件為卜玆書元代畫家吳鎮所繪《墨竹冊》中的題畫詩。吳鎮與趙孟頫、黃公望、王蒙並稱「元四家」,元代繪畫尤重筆墨情致,將文人畫的發展推向高峰。吳鎮所書之詩,風格樸質天真。詩中野竹枝葉繁茂、疏密有致,並展現了絕處逢生、走壁穿石的韌性與傲骨。古往今來,借物抒懷自是文人雅士所共賞。卜玆素愛野竹,故以吳鎮詩文寄情,寓意自身虛心抱節的君子之道。眾所周知,卜玆的藝術創作從非單向擬古。作為嫻熟書畫史的藝術家,他的獨特之處在於「勤工」之餘亦能內省思考,並以此為蘊底,進一步注入新意。正因如此,卜玆的作品得到「入古出新」的美譽。
本件作品以野竹為描繪對像,卜玆於創作時巧妙地在字裡行間注入「竹」的意象。如「荊」、「樸」等字的豎筆特意向下延展,並藉由筆勢頓挫形成宛如「竹結」的效果,這是歷代畫家在寫竹時常運用的筆法,由此可見卜玆對「石如飛白木如籀,寫竹還應八法通」有深刻的理解與運用,故能在書法線條與繪畫圖像之間遊走自如,隨意變幻。此外,藝術家也藉彎曲的水平筆劃,表現竹葉被風吹動的姿態。本作妙用諸多技法表現詩中野竹的姿態與生長環境。這樣能「運於心而現於筆」的能力,令人不得不佩服卜茲的書藝造詣。
本件作品名為《清風娑婆》,「風」的意象亦貫穿全作。卜玆在構築竹林的同時,也透過佈白與筆速,展現風穿梭竹間的意象——時而奔馳,時而緩落,呼應詩中「清風明月聊婆娑」的悠然意境。綜觀《清風娑婆》,竹、風、詩三者相互交融,搖曳生姿,展現卜玆對自然的深刻感悟與對傳統文化的創新詮釋。
本件作品以野竹為描繪對像,卜玆於創作時巧妙地在字裡行間注入「竹」的意象。如「荊」、「樸」等字的豎筆特意向下延展,並藉由筆勢頓挫形成宛如「竹結」的效果,這是歷代畫家在寫竹時常運用的筆法,由此可見卜玆對「石如飛白木如籀,寫竹還應八法通」有深刻的理解與運用,故能在書法線條與繪畫圖像之間遊走自如,隨意變幻。此外,藝術家也藉彎曲的水平筆劃,表現竹葉被風吹動的姿態。本作妙用諸多技法表現詩中野竹的姿態與生長環境。這樣能「運於心而現於筆」的能力,令人不得不佩服卜茲的書藝造詣。
本件作品名為《清風娑婆》,「風」的意象亦貫穿全作。卜玆在構築竹林的同時,也透過佈白與筆速,展現風穿梭竹間的意象——時而奔馳,時而緩落,呼應詩中「清風明月聊婆娑」的悠然意境。綜觀《清風娑婆》,竹、風、詩三者相互交融,搖曳生姿,展現卜玆對自然的深刻感悟與對傳統文化的創新詮釋。
相關資訊
翰墨丹青—書畫及古文物專場
羅芙奧台北2025春季拍賣會
2025/05/31 (六) 下午3:00